首屆「台中人本環境學生競圖」揭曉 120件參賽作品展現創意實力

【記者吳靜/台中報導】首屆「2025台中市人本環境設計學生競圖」評審結果揭曉!此次競圖以「給學童一條安全的通學路徑」為主題,共吸引全國13所大專院校、提交120件創意設計參賽。經過兩階段激烈評選,最終選出21件優秀作品,其中首獎由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作品《綠鏈拼接流》奪得;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指出,所有獲獎作品將於4月25日「2025台中市道路人本環境政策發展論壇」頒發獎狀與獎金,歡迎所有關心友善人行環境議題的民眾共同見證。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台中市政府首創「全國大專院校人本環境設計學生競圖」,共吸引全國13所相關科系的大專院校學生熱烈參與,提交120件針對學童與社區民眾步行環境優化的設計方案。參賽作品不僅展現創新設計思維,更呈現與在地居民、學校及社群互動的參與過程,充分展現青年投入人本環境建設的熱情與潛力。經過評審團嚴謹且公正的評選程序,共選出21件優秀作品,總獎金高達10萬5,600元。

陳局長進一步說明,首獎作品「綠鏈拼接流」以忠孝國小周邊為設計基地,提出綠意導向的步行系統與彩色街道路口設計,強調生活場域的串聯,打造兼具美感與實用性的友善步行環境。貳獎作品「休克復甦計畫」,是透過居仁國中、台中女中等學校街道節點改善診斷與設計手法,展現對都市機能復甦的設計想像。參獎作品「知行風鈴」,透過與里長、立人國中校長、師生舉辦兩次工作坊,以「吃在北平、穿在天津、行在捷運、花開風鈴」為發想,創造一個在地參與之人本環境。

建設局表示,「給學童一條安全的通學路徑」是市府施政重點,為持續打造安全友善的通學環境,市府建設團隊整合校園周邊公共設施、優化樹穴設計、調整車道並配合校園圍牆退縮,建置寬敞順暢的人行道,並針對路口擴大人行空間、縮短與調整行穿線,設置安全停等區域,以提升通行安全。

此外,也積極運用再生材料提升道路強度,降低工程對環境的衝擊,同時改善鋪面透水性並增植綠化,打造低碳、循環、永續的道路系統。市府更將校園人行環境延伸至公園、綠帶、兒童遊戲場及社區活動中心,從「點」到「線」擴展至「面」,全方位建構安全優質的行人路網,實踐「行人友善之都」的政策目標。

更多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