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即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已正式對外開放一週年。一年來,這處集合了自然之美、建築之美、文化之美的文化設施集群已成為市民遊客出行清單裡的「頂流」。「文化糧倉」星光璀璨,「森林書苑」書香雋永,「運河之舟」人流如織。三大文化建築,不僅為城市副中心的文化長卷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更以強大的輻射帶動能力彰顯著中國文化中心的厚重底蘊與開創精神。
北京藝術中心 「文化糧倉」好戲不斷
國家大劇院首部原創音樂劇《戰爭與和平》在北京藝術中心進行首輪演出,這部未演先火、集結了國際一線主創藝術家的作品如縮影、如坐標,為「文化糧倉」的一年發展生動留痕。
一年前,北京藝術中心正式對公眾開放。作為國家大劇院「一院三址」中的重要一極,一年來,北京藝術中心共上演近280場演出,接待觀眾人次近19萬——好戲連台帶動的觀演熱潮一次次輻射全城、津冀二地乃至更遠地區,助力「演藝之都」東部迅速崛起一片廣受矚目的耀眼高地。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51b%E5%A4%9C%E5%B9%95%E9%99%8D%E8%87%A8%EF%BC%8C%E5%8C%97%E4%BA%AC%E8%97%9D%E8%A1%93%E4%B8%AD%E5%BF%83%E7%87%88%E5%85%89%E7%92%80%E7%92%A8%EF%BC%8C%E5%BD%B0%E9%A1%AF%E8%91%97%E3%80%8C%E6%96%87%E5%8C%96%E7%B3%A7%E5%80%89%E3%80%8D%E7%9A%84%E7%8D%A8%E7%89%B9%E9%AD%85%E5%8A%9B%E3%80%82%E9%A6%AC%E6%96%87%E6%9B%89-%E6%94%9D.jpg)
鋼琴巨匠魯道夫·布赫賓德,聞名歐洲的維爾比耶音樂節管絃樂團,芭蕾明星斯維特蘭娜·扎哈洛娃、羅伯特·波雷,爵士樂大師赫爾比·漢考克,華語音樂傳奇羅大佑……他們接連到訪,用音符與舞步繪就了北京藝術中心豐富多彩的演藝圖卷。
如今,音樂劇備受市場與年輕觀眾青睞。在北京藝術中心,從2024年9月開始,首發音樂劇《北上》、俄語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貓》、原創音樂劇《戰爭與和平》密集亮相。2025年2月,經典原版音樂劇《雨中曲》還將重磅登台,留下大陸演出唯一一站的驚鴻一瞥。
坐落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中,北京藝術中心的露天劇場得天獨厚,從盛夏時節伴著蟲鳴微風的森林劇場版《仲夏夜之夢》,到中秋圓月下的聲聲吉他,靈動天成的自然環境助力演藝資源破圈走向更多人群。據悉,2024年,北京藝術中心共舉辦藝術普及活動約270場,場次與商業演出基本持平。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51c%E5%8C%97%E4%BA%AC%E5%A4%A7%E9%81%8B%E6%B2%B3%E5%8D%9A%E7%89%A9%E9%A4%A8%E5%BB%BA%E7%AF%89%E4%B8%80%E5%81%B4%E5%BD%A2%E4%BC%BC%E5%B7%A8%E5%B8%86%E9%AB%98%E9%AB%98%E6%8F%9A%E8%B5%B7%EF%BC%8C%E5%8F%A6%E4%B8%80%E5%81%B4%E5%BD%A2%E5%A6%82%E8%88%B9%E9%9A%BB%E5%A0%85%E5%AF%A6%E5%8E%9A%E9%87%8D%EF%BC%8C%E6%8F%8F%E7%B9%AA%E5%87%BA%E4%B8%80%E5%B9%85%E9%81%8B%E6%B2%B3%E5%9C%96%E6%99%AF%E3%80%82%E6%96%B9%E9%9D%9E%E6%94%9D.jpg)
北京城市圖書館 「森林書苑」匯智啟新
北京城市圖書館也迎來開館一週年的重要時刻。館慶當天,北京城市圖書館發佈一組耀眼數據:開館88天迎來100萬讀者;全年到館人次突破370萬;讀者年齡最小為0歲,最大為93歲,真正做到了服務全年齡段讀者。館內新空間北京市典籍博物館也正式開館,並迎來首批讀者。
在過去的一年,北京城市圖書館全年舉辦「睿尋——公共藝術展」「城市音樂薈」「非遺零距離」「古韻今賞」等3400餘場活動,線上線下惠及讀者1800萬人次;聯動京津冀推出非遺展、文旅展、少兒國風遊園等活動;攜手大運河沿線八省市圖書館以「詩文中的大運河」為主題,漫遊運河城市。
2024年10月,北京城市圖書館從全球10個國家的16家圖書館中脫穎而出,獲得了 「2024年度公共圖書館獎」,這是中國首次榮獲此項世界公共圖書館界最高榮譽。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 「運河之舟」奮楫揚帆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開館一年來,「運河之舟」裡熱門大展輪番登場、精彩文化活動連台,累計吸引觀眾超265萬人次。
過去一年裡,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共推出12場精彩展覽,中華文明穿越古今,「匯」入「運河之舟」。開館重磅展覽——「京華通惠 運河永濟——北京與大運河歷史文化陳列」中,1000餘件(套)展品輔以巨型沙盤、紀錄影片和互動項目,娓娓講述大運河與北京的故事。為慶祝國際博物館日,京津冀三地博物館攜手亮寶,「燕趙乘春復此行——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展」亮相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展現千萬年來城市群佈局的發展過程。
博物館不僅是展示空間,更是促進文化交流的平台。過去一年裡,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圍繞春節、「博物館月」等重要時間節點舉辦了234場文化活動,同時圍繞運河、非遺等五大主題,精心策劃了近50場社教活動和學術講座,一場場文化盛會在這裡舉辦,「城市會客廳」的作用充分展現。
文創是博物館文化的延伸,為京城「文博熱」增溫。過去一年裡,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設計開發了龍年主題系列、大運河文化系列等七大系列1000餘款文創產品。(高倩 路艷霞 李祺瑤)
城市副中心優化城市空間格局
三大特色小鎮迎全面提質升級
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優化城市空間格局,加快特色小鎮提質升級發展。其中,張家灣設計小鎮將迎北京服裝學院通州校區落地發展,推進堅朗國際工業設計中心等項目建設,確保怡禾生物園區等更新改造項目投入使用;台湖演藝小鎮加快集聚優質演藝資源,確保圖書城提升改造項目竣工投用、橙天嘉禾音宇宙項目實現運營,完成台湖「環影宿游」示範片區建設;宋莊藝術創意小鎮積極申報國家4A級文化旅遊景區,加快青年藝術家工坊、首開印象街改造提升等項目建設,開展公共藝術扮靚城市專項行動。
北京服裝學院落地張家灣
北京服裝學院通州校區新校址總區域面積507畝,分別為設計小鎮創新中心地塊,約225畝;北京銅牛股份有限公司地塊,約117畝;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與北泡輕鋼建材地塊,約165畝。
北服通州校區重點佈局藝術類、時尚類學科專業以及國際學院,入駐師生約8200人,將通過「開放式校園」實現以學院賦能設計小鎮,在創新中心地塊打造藝術創意社區,北京銅牛地塊打造未來設計社區,北泡輕鋼地塊打造活力秀場社區。
接下來,張家灣設計小鎮將煥新以「時尚大道」「環北服時尚圈」,同時充分借助北服藝術設計、公共藝術、雕塑、數字媒體藝術等院系優勢,以師生藝術作品展示的方式,使北服的藝術設計賦能校園和城市美學建設。
台湖產業新空間將開放運營
位於台湖演藝小鎮的北投台湖文化演藝產業園今年將全面啟動運營。這處由台湖圖書城提升改造而來的產業新空間,將發展演藝和數據兩大主導產業,打造城市副中心的演藝明珠和數據高地。產業園內,改造後的「8字樓」將成為集聚演藝和新型消費的活力體驗中心,同時作為產業孵化器和相關配套,為企業提供發展空間。
另一處超過7萬平方米的圖書倉儲物流倉庫B庫,經過改造變身成為「B COOL」新空間,將彙集音宇宙場館、沉浸式商業+藝術展廊、數字場景空間+產業集群等三大功能組團。項目正在建設兩座頂級專業音樂演出場館,改造完成後,每座場館可容納3000人,通過頂尖設備設施和多種高科技手段,為觀眾呈現視聽盛宴。
宋莊畫家村再造「藝術門戶」
在副中心藝術創意小鎮宋莊,蜚聲海內外的畫家村小堡將通過城市更新的方式再造「藝術門戶」。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小堡印象街及周邊區域改造提升項目,即將實現結構封頂。
小堡印象街及周邊區域在這次改造提升之前,已經發展了20多年。不論是環境品質還是基礎設施都比較滯後,公共配套設施也有所欠缺。由於缺乏規範統一管理,區域內大多數藝術工作室「閉門搞創作」,普通的藝術愛好者很難走進去觀摩、交流。
小堡印象街及周邊區域改造提升項目計劃於2026年亮相開業。屆時,這裡將更名為蜂糖藝術街區,成為集藝術商街、藝術家工坊、蜂糖美術館、醍醐音樂會堂、畫材中心、青依藝術家精品酒店等功能業態於一體的「夢工廠」。(孫雲柯 陳強)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53a%E5%8C%97%E4%BA%AC%E5%85%89%E5%AD%B8%E5%84%80%E5%99%A8%E5%BB%A0%E6%94%B9%E9%80%A0%E5%BE%8C%E6%95%88%E6%9E%9C%E5%9C%96%E3%80%82.jpg)
62歲北光廠將變身綠色科技產業園
位於通州新華大街的北京光學儀器廠,成立於1962年,曾是精密儀器製造行業領軍企業,製造出了大陸第一台光學經緯儀、大型天象儀。不久前,這座擁有輝煌歷史的廠區啟動改造升級,未來將變身北京綠色技術創新服務產業園,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
部分區域直通通惠河濱水空間
在「老通州」王立國心中,北光廠是新華大街上的地標,「過去我們常說,北京城西有首鋼、東有北光。就算在廠裡當學徒,都是挺風光的一件事。」
北光廠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造升級全面完成後,這裡將成為敞開式、花園式園區,融入城市副中心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風貌,「周邊市民散步遛彎,都可以來裡面逛逛,看看新北光。」
未來,廠門和噴泉廣場區域拆除後,將建設敞開式廣場;廠區配套服務區域將可以直通通惠河濱水空間。這裡包含活力十足的商業、餐飲空間,還有一處屋頂露台方便大家拍照,通惠河畔將增加兒童遊樂設施、多功能草坪、觀景平台。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53b%E7%88%AC%E5%B1%B1%E8%99%8E%E5%92%8C%E5%8F%A4%E6%B2%B9%E6%9D%BE%E5%B0%87%E6%88%90%E7%82%BA%E5%9C%92%E5%8D%80%E4%BA%AE%E9%BB%9E%E3%80%82.jpg)
一批老建築變身辦公區和展廳
北光廠總共有5萬多平方米老建築,年齡最大的主辦公樓建於20世紀50年代,最「年輕」的博飛樓建於20世紀90年代。漫步廠區,一種歷史感撲面而來。
改造升級過程中,借助城市更新,堅持「少拆利舊,外貌修繕,延續廠區歷史脈絡」的原則,北光廠將最大限度保留老建築的結構,讓它們煥發新活力。
未來的北光廠內,保留蘇式風格外立面的主辦公樓,將和博飛樓、光學樓、天平裝配車間一起成為綠色科技企業辦公區,引入碳排管理、綠色建築、綠色金融、能源管理等領域企業,打造綠色發展新引擎;擁有挑高優勢的三跨車間、禮堂,將成為綠色科技會展會議中心,承辦會展會議、專業培訓;拐角樓拆除後將建成綠色科技企業孵化辦公區;技校區建築拆除後將建設專家公寓。
爬山虎和古油松成為園區亮點
北光廠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造升級過程中,將利用最新綠建技術,實現超低能耗;保留老廠部分車間清水紅磚外牆立面,實現歷史感與現代氣息的和諧統一。
高品質、高顏值的綠色示範園區通過使用「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電製冷系統」,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冷供熱。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的加持下,預計可使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減少1000噸。
更加值得期待的是,新北光還將充分展現老廠區的綠色肌理,最大化保留現有樹木和爬山虎,一株樹齡200餘年的油松也將得到充分保護和展示。(陳強)
環球度假區冬日活動驚喜連連
北京環球度假區日前開啟「冬季假日」主題活動。活動期間,遊客可在冬季元素滿滿的星耀小鎮邊逛邊吃,觀看冬季限定演出,還能在好萊塢大道偶遇「降雪」。
傍晚時分,好萊塢劇場區域被燈光點亮,星耀小鎮成為園區內人氣兒最旺的區域。小鎮上,身穿節慶裝扮的小精靈和小黃人等明星角色熱情地迎接每一位遊客。
夜色漸暗,好萊塢劇場舞台前,限定演出「今歲暖暖星耀時」上演。演出設計團隊運用上下兩層的建築結構並結合LED拱形畫面,變幻極光、雪景、星空或小鎮的景象,還原了靜謐溫暖的節慶場景。
在好萊塢大道天棚下,驚喜「落雪」為大片世界的冬意再添浪漫氛圍。與此同時,人氣明星角色史瑞克、費歐娜、穿靴子的貓、軟爪吉蒂、啄木鳥伍迪與溫妮、仙女教母和查明王子與遊客親密互動。
冬季假日活動期間,園區內多家餐廳冬日菜單輪番上新。此外,侏羅紀甜心恐龍、功夫熊貓、沒牙仔、哈利·波特等系列限定商品也同步推出。(潘福達/文 武亦彬/攝)
綠色節能設計將陽光引入地下32米站台
副中心站樞紐「京帆」招展迎新年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站房上方形似船帆的膜結構「京帆」屋蓋正式亮相。寓意京津冀協同發展、揚帆起航的「京帆」,將成為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打造站城一體、水岸共融「北京新門戶」的標誌性景觀。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55b%E7%AB%99%E6%88%BF%E4%B8%BB%E9%AB%94%E7%B5%90%E6%A7%8B%E5%B7%B2%E5%9F%BA%E6%9C%AC%E5%AE%8C%E5%B7%A5%EF%BC%8C%E5%B7%A5%E4%BA%BA%E5%9C%A8%E3%80%8C%E4%BA%AC%E5%B8%86%E3%80%8D%E9%A0%82%E6%A3%9A%E4%B8%8A%E5%8A%A0%E7%B7%8A%E6%96%BD%E5%B7%A5%EF%BC%8C%E9%96%8B%E5%95%9F%E6%96%B0%E7%9A%84%E4%B8%80%E5%B9%B4%E3%80%82.jpg)
「京帆」屋蓋總佔地面積約2.74萬平方米,由7面主帆和3面副帆組成。亮相的首面「京帆」為項目最西側的主帆,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張拉膜結構向一端挑起化作「風帆」,下層為橢圓形德國環保泡泡氣枕膜結構扣向地面。
「京帆」屋蓋不僅造型好看,其方案設計還充分考慮了采光、材料、後期運維成本等多重因素,將綠色節能的理念貫穿設計建設始終。在「京帆」屋蓋下方,是車站的采光井。5個采光井上方搭設起「京帆」屋蓋的7面主帆,陽光透過「京帆」被引入地下32米深的候車站台層。未來,乘客在地下換乘候車,也能沐浴在自然光下。經測算,「京帆」全部投用後,結合智慧照明節約用電,項目預計每年可減少照明用電約48.6萬度,相當於208個三口之家一年的用電量。
相關負責人介紹,受場地條件限制,「京帆」造型鋼結構無法在地面拼裝完成後整體抬升,每一段鋼樑都需要在沒有參照物的半空中精準焊接。為此,項目採用了BIM排演、智能測繪、三維模擬等科技手段,攻克了「吊裝難」「多角度上梁」「空中焊接」等多重技術難題,運用智能測繪系統等數字手段,實時搭建三維模擬平台,讓鋼樑位置在數據坐標錨定下做到分毫不差,使工程實施過程更加穩定、有序。
截至目前,站房主體結構已基本完工工,工人們在「京帆」頂棚上加緊施工,開啟新的一年。(孫雲柯/文 白繼開/攝)
副中心去年接待遊客近2400萬人次
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首開萬象匯等精彩亮相,副中心馬拉松、大運河音樂節等活動成功舉辦,環球旅遊度假區持續走熱,副中心人氣流量節節攀升。初步測算,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接待旅遊人口近2400萬人次。
通州區區長鄭皓近日表示,2025年,副中心將進一步推進大運河整體保護和開發利用,完善運河水系景觀、遊憩、運動、演藝等多樣化功能,拓展提升運河西岸多元消費場景,融合提升運河兩岸步行道、騎行道、馬拉松賽道,打造「網紅」濱水綠道。還將實施夜景環境提升項目,打造水景演藝,新增一批更有時尚感的觀光遊船,探索打造「遊船+」沉浸式餐飲場景,不斷豐富市民親水體驗。
此外,副中心還將繼續推出一些重量級文旅項目。緊鄰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的「灣裡」項目,將於今年下半年開業運營。這裡有北京最大、業態最全的奧特萊斯,有吃、游、玩、購於一體的商業小鎮,還有國家地理探索中心、小王子主題樂園等親子體驗項目,並配有五星級度假酒店,身處酒店的無邊泳池可直接欣賞環球影城燈光秀。
副中心正在加快建設集合了小豬佩奇、芭比娃娃、托馬斯等親子IP的頂點公園,以及新型海洋度假體驗項目海昌海洋公園。這些項目均位於副中心文化旅遊區,緊鄰環球影城,未來,前來環球影城遊玩的市民遊客可以多玩兩天,感受副中心多元魅力。(陳強)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57a18%E5%85%AC%E9%87%8C%E4%B8%96%E7%95%8C%E7%B4%9A%E7%B2%BE%E5%93%81%E8%88%AA%E7%B7%9A%E9%80%9A%E8%88%AA%E5%BE%8C%EF%BC%8C%E9%81%8A%E5%AE%A2%E5%8F%AF%E4%B9%98%E8%88%B9%E5%BE%9E%E4%B8%AD%E5%BF%83%E5%9F%8E%E5%8D%80%E7%9B%B4%E6%8A%B5%E5%8C%97%E4%BA%AC%E5%9F%8E%E5%B8%82%E5%89%AF%E4%B8%AD%E5%BF%83%E3%80%82.jpg)
18公里精品航線從中心城區直抵通州
大運河將與亮馬河水系貫通
這幾年,位於北京中心城區的亮馬河火了。經過治理,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落成並通船,原本破碎、狹窄的濱河空間貫通了,市民在此觀景、釣魚、野餐,充滿樂趣,岸邊各國風情的餐飲店也熱鬧開張……有學者表示,亮馬河已成為「黃金水道」,文化味和煙火氣在水岸交織交融。
作為歷史更加悠久的「黃金水道」,千年大運河在未來將與亮馬河水系貫通,亮馬河航線將延伸到四環以下河段,18公里世界級水上旅遊精品航線通航後,遊客可乘船從中心城區直抵北京城市副中心。
助力打響「運河上的通州」品牌,通州區將加快實施水系連通工程,用未來幾年時間,建成運河兩岸完整連續、全域覆蓋的城市綠道網絡,並加強兩岸文化建築與運河濱水區域有機接駁,豐富運河商務區直達運河水岸的連接通道,打造更多濱水活力空間。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57c%E5%9C%A8%E9%81%8B%E6%B2%B3%E4%B8%8A%EF%BC%8C%E7%9A%AE%E5%88%92%E8%89%87%E6%A7%B3%E6%9D%BF%E9%82%80%E8%AB%8B%E8%B3%BD%E7%AD%89%E7%B3%BB%E5%88%97%E8%B3%BD%E4%BA%8B%E5%BC%95%E4%BE%86%E7%9C%BE%E5%A4%9A%E6%B0%B4%E4%B8%8A%E9%81%8B%E5%8B%95%E6%84%9B%E5%A5%BD%E8%80%85%E3%80%82.jpg)
在高標準建設「環球影城×大運河」國際消費體驗區的過程中,通州區還計劃在環球度假區建設城市大道碼頭和諾金碼頭。未來,遊客不僅可以乘船遊覽環球度假區水系,還有望沿水上路線直達大運河。
去年,通州區組織了一大批與運河相關的文旅活動。在運河上,皮划艇槳板邀請賽等系列賽事引來眾多水上運動愛好者;在岸邊,大運河音樂節讓五萬多名樂迷歡聚、「運河有戲」一口氣推出數十場精彩演出、馬拉松比賽讓12000名跑者奔跑在美麗的大運河畔……
今年,通州區要進一步做好水岸聯動,增設大運河景觀打卡平台,完善運河水系景觀、遊憩、運動、演藝等多樣化功能,推進運河兩岸彩化提升工程,加強步行道、騎行道、馬拉松賽道融合,打造「網紅」濱水綠道。( 陳強/文 同舟/攝)
每年上萬隻水鳥在通州越冬
通州區每年為上萬隻水鳥提供適宜的越冬棲息地,已成為鳥類多樣性保護重點區域。
鳥類的定居與經停,可視為環境變化的「指示劑」,只有食物豐富、水源充沛、生態環境好的濕地區域才能成為鳥類棲息地。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通州區生態環境局開展全區鳥類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工作,共記錄到鳥類289種。
2023年11月27日,項目組調查人員在大運河甘棠閘下遊記錄到一隻長尾鴨,刷新了通州區鳥種記錄;2024年11月18日,調查人員在大運河又發現了黑海番鴨,刷新了北京市鳥種記錄。「這是大運河水質好、魚蝦等生物豐富的生動寫照。」通州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呂曉飛表示,長尾鴨是全市罕見物種,主要繁殖棲息於北極凍原上的水塘和小型湖泊;黑海番鴨分佈於北半球較冷地區,在大陸僅在重慶、江蘇、上海、福建等地偶有記錄。(陳強/文 白繼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