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發表兩岸新論述 兩岸治權互不隸屬 主權同而不分

【記者吳靜/綜合報導】前立法院長王金平8日發表新的兩岸論述及和平宣言倡議,王金平主張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尊重兩岸分治事實,但不放棄兩岸人民共同追求中華民族福祉的機會;接受現實的狀態,但不否定歷史情感。王金平強調,「分治而不分立」是兩岸現階段創造和平契機最務實作法。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道和平聯盟」和平宣言倡議大會盟,王金平在下午5時,發表新的兩岸論述,以及和平宣言倡議。王金平日前成立跨黨派中道和平聯盟智庫,他表示,晚年要致力於國內和諧跟兩岸和平。
王金平指出,前總統李登輝在1996年就職典禮中提出「40多年來,海峽兩岸因為歷史因素,而隔海分治,乃是事實;但是海峽雙方都以追求國家統一為目標,也是事實。兩岸唯有面對這些事實,以最大的誠意與耐心,進行對談溝通,化異求同,才能真正解決國家統一的問題,謀求中華民族的共同福祉。」王金平認為李登輝這段講話,在此時此刻,更值得借鑒。70多年來,台灣經歷不同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對於兩岸政策都有不同的思維與作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台灣以寧靜革命,邁向民主化的過程中,也同步對兩岸政策採取更為開放,更為務實的作法,確立兩岸在交流中化解對立,在溝通中增進互信的政策方向。
王金平指出,李登輝在總統任內,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頒布國家統一綱領,促成辜汪會談,開啟兩岸良性互動的新時代。前國民黨主席連戰和前總統馬英九以「九二共識」的兩岸最大公約數,深化兩岸交流,厚植兩岸互信,為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可惜的是,原本看到和平曙光的兩岸關係,在近幾年出現許多變數,甚至成為國際事務專家口中可能爆發軍事衝突的危險區域。探究原因,有外在國際環境的急速變化,也有意識型態的制約,而更多的,是因為兩岸交流陷入停頓,所產生的誤解,以及隨之而來的對立。
王金平表示,許多人認為兩岸僵局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無解問題,但他始終認為,沒有解不開的結,端看是否有智慧與耐心去處理。只要先確立目標,再尋求共識,從理解彼此立場的角度出發,必能找到打開兩岸新局的道路。兩岸的共同目標是保障人民的安全福祉,而最大的共識是尊重彼此的制度與生活,在這個前提下,要做的是務實接受歷史與現況。兩岸分治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但運作70多年來,已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生活模式,這是必須正視的現實情況。而兩岸人民共同承繼中華文化,在語文、習俗、宗教信仰上都有相同的傳統,這也是必須接受的歷史事實。
王金平表示,他主張,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尊重兩岸分治的事實,但不放棄兩岸人民共同追求中華民族福祉的機會;接受現實的狀態,但不否定歷史的情感。「分治而不分立」是兩岸現階段化解對立,打開僵局,創造和平契機的最務實作法。王金平指出,多年來,在有遠見的各界領袖努力下,兩岸關係朝向存異求同的道路前進,為台灣創造了穩定的環境,讓台灣可以致力經濟發展,追求社會進步,提升人民生活。而今天沒有理由不在前人打造的基礎上,繼續為下一代開拓和平發展的空間,保障下一代繁榮昌盛的未來。
王金平表示,和平是世人共同追求的普世價值,他和大家一樣,都願意為永續和平貢獻心力。今天,在大家的見證之下,他提出了對開創兩岸關係新局的看法,期盼有志之士共同努力,攜手前行,邁向兩岸和平,世界大同的新紀元。

更多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