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鹽亭舉行

第八屆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4月16日至21日在四川綿陽市鹽亭縣舉行,活動共設置開幕式、拜謁大典、嫘祖桑蠶絲綢文化交流會、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等七項內容,並將在台灣同步開展嫘祖拜謁活動,兩岸各界人士、青年學生代表等千人在兩岸同時參加盛會。
第八屆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暨拜謁大典,於18日早上在綿陽鹽亭縣華夏母親嫘祖國家紀念公園舉行,儀式包括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和2024年華夏母親嫘祖故里拜謁大典,並且特別找了在四川讀書的台生和四川學生等兩岸青年上台致獻詞。
嫘祖是軒轅黃帝的元妃,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也是桑蠶文化和絲綢文化的發明創造者。近年來鹽亭已成功舉辦了七屆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今年進入第八屆,迎來更多台灣人士及海外華人特地到「嫘祖故里」參加盛會,極大提升了嫘祖文化的關注度和認知度,提高了「嫘祖故里•鹽亭」的知名度和讚譽。
今年相關配套活動還包括;「兩岸一家親 青年心連心」兩岸青年嫘祖文化研學活動,熱鬧又吸引民眾前去吃喝購物的「第二屆海峽兩岸(鹽亭)優品嗨購會」 將舉辦至4月21日。
2024海峽兩岸嫘祖蠶桑絲綢文化交流會應請了包括台灣女記者作家協會等一行,與大陸的專家學者大家一起交流座談。「兩岸共話鹽亭故事」文藝匯演熱鬧而隆重!當然,重頭戲「海峽兩岸(鹽亭)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也是不可缺的重要項目。
據了解,「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自舉辦以來活動,規模和規格逐年升級,自第一屆2017年開始,活動主辦方由鹽亭縣政府升級為綿陽市政府,在2019年開始,活動主辦單位升格為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省台辦等多個重要單位舉辦。
而在2021年,經大陸國台辦批准,把「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列為年度重要對台交流重點專案;也在2021年7月,大陸國台辦同意在鹽亭嫘祖陵公園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自舉辦以來在兩岸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幾屆活動以來,分別有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華使節,以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千餘受邀參加,極大提升了嫘祖文化和鹽亭縣的知名度。
鹽亭縣政府一直全力以赴辦好這項盛會,以活動的成功舉辦助力鹽亭經濟產業發展及「文旅活縣」,並藉由「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強化牽引帶動,鼓勵更多本地企業積極參與活動,借勢借力發展,以活動的圓滿成功舉辦助推文旅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鹽亭知名度和經濟產業發展,更為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鹽亭嫘祖祭祖大典中樂舞告祭、祈福中華!(陳治普攝)
鹽亭已經舉辦了七屆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蔡叔涓攝)
嫘祖文化交流活動祭祖典禮許多當地民眾參加!(蔡叔涓攝)
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愾木典禮十分盛大!(往屆照片陳治普攝)
每年祭祖大典在這纪念公園舉行(鹽亭提供!)
每年春季在鹽亭舉行兩岸共祭嫘祖大典。(本報資料照片)
四川鹽亭舉行第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和祭祖典禮(網界照片)
四川綿陽市鹽亭縣近年來經貿文化發展快速!!

兩岸青年走進鹽亭 瞭解文化看鹽亭發展

「兩岸一家親 青年心連心」兩岸青年嫘祖文化研學活動是第八屆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之一,共有四川成都中醫藥大學青年學生代表20多人一行到了鹽亭做研學參訪,體驗蠶桑文化、桑果採摘等,品嘗特色美食。
兩岸青年學子走進「嫘祖故里」,除了聆聽嫘祖通過發明養蠶、親身勞作來造福百姓的故事,瞭解嫘祖文化,認識種桑養蠶的重要性和特殊意義。也走進鹽亭「七里花鄉」參觀鬱金香種植園,漫步在河堤沿途參觀各類名貴花圃,到花卉展示中心參觀,同時品嘗當地特色百合湯飲美食。
從中了解鹽亭當地的本土文化,深刻體會了嫘祖蠶桑養殖,耕作制衣,造福後代的創新精神和奉獻精神。
並到鹽亭縣中醫醫院,參觀清廉藥園、中藥房、全國基層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對大陸傳統中醫作探訪了解。之後前往鹽亭龍潭民俗風景區,參加岐伯拜祭典禮活動,兩岸青年敬獻貢品、行施拜禮。
然後去到研亭西陵鎮絲源桑海基地,在前往嫘祖小學,參觀嫘祖小學賦和家風家訓,介紹“弘揚嫘祖精神”主題校園文化;參觀藝術工作坊,與學生共同製作蠶繭畫。
藉由這一次的「兩岸一家親 青年心連心」兩岸青年嫘祖文化研學活動,多位在四川讀書的台灣學生,有機會很「接地氣」的了解研亭這一處有歷史文化,又發展快速的獻域經濟,認識到鹽亭縣政府致力推進縣城功能和民眾生活品質,積極發展經濟產業和畫會特色塑造,加快建設研亭成宜居、宜業、宜商、宜旅的現代化縣城。

嫘祖文化研學活動台生喜歡鹽亭七里花鄉!
兩岸青年學子走進鹽亭看美麗花卉!
兩岸青年嫘祖文化研學活動走進鹽亭瞭解花鄉創業富民發展!
兩岸青年嫘祖文化研學活動走進鹽亭收穫豐碩!
兩岸青年嫘祖文化研學走進鹽亭七里花鄉!

嫘祖故里的「蠶龍舞」

舞蠶龍是鹽亭獨特的民間祭祀嫘祖的民俗活動,蠶龍長約二丈餘,由白色綢緞精縫而成,蠶頭碩大如鍋蓋,蠶身修長如蠶紋。 舞蠶龍的隊伍由九人組成,最初是女青年,一律穿米黃色的古式便裝、布鞋,髮型統一是一根長辮子。音樂是先秦以前的古曲牌,用打擊樂器和嗩?合奏,舞龍時,婦女一字長蛇陣排開,伴隨著威風鑼鼓,踏著節奏。
當蠶龍舞到高潮時,由一字長蛇陣型變成大圓場陣型,在緊密的鑼鼓聲中龍頭將伴舞的蠶姑娘托于頭頂之上,圍觀的群眾紛紛向蠶姑娘拋贈紅絲帕、紅鞋、首飾等珍貴禮物以求蠶繭豐收。其表演多種舞蹈或造型,萬變不離其養蠶的生活,時而跳躍騰挪,時而盤旋纏繞,因為它是「蠶龍」。
據悉,這項民俗文化活動產生於遠古時期的傳統舞蹈,鹽亭「蠶龍」是黃帝元妃,始蠶興衣的發明家——嫘祖故里鹽亭縣、從古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民俗文化。

更多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