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幫寧/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過去委託管線單位辦理管線挖補工程,常因回填不確實及重複挖掘,造成路面凹陷破損,影響行車安全。「化被動為主動!」副市長陳子敬今(22)日主持道安會報表示,市府自104年起恢復全國首創代辦管線統一開挖、埋管回填及路面修復,7年來減少6,148件挖掘次數,降低23.11%管挖率,有效改善台中市路面品質、提升行車安全,大幅改善市民生活環境,促進地方發展。
市府今日召開道路交通安全督導會報,由建設局針對「公共管線統一挖補作業執行成效」進行專案報告。陳副市長指出,台中市全國首創改採代辦管線統一開挖、埋管回填及路面修復工程,主動擔負起挖掘後路平的責任,謝謝建設局同仁的努力,在代辦管線統一挖補工程後,特別加強管控施工品質,未來將配合道路燙平政策,滿足市民對路平的期盼。
陳副市長提到,市府進行道路工程時,常看到路口有許多義交協助疏導交通,感謝義交認真盡責;他提醒,遇到不守規矩的駕駛人,建議義交朋友可透過拍照或錄影方式向警察局舉發,不要以肉身阻擋車輛,造成自身危險。
建設局說明,104年市府於中區、西區、東區、北區、南區、北屯區、南屯區、西屯區恢復代辦「管線工程統一挖補」制度,除整合電力、電信、自來水及天然氣管線外,也將路口監視器管線埋設一併納入,一體完成管溝開挖、埋管、回填、夯實及路面修復工作,確保管線挖埋後的路面品質;107年由原市8區拓展至大里區、太平區,108年再將豐原區、潭子區納入,未來將持續擴大統挖行政區,提升全市路況品質。
建設局指出,截至今年,市府受理電力、電信、自來水及天然氣等,共2萬6,606件申挖及道路修復案件,實際派工僅2萬458件,減少6,148件挖掘次數,降低23.11%管挖率,確實達到減少管線重複挖掘的目標。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非統挖區目前先由管線單位自行刨除路面,達到即挖、即填,縮短台中市道路挖掘後回填修復期,與建設局發包的工程形成良性競爭;並要求管線單位與建設局統一挖補相同採全車道制度修復道路,有別於以往片段式修復,達到更好的路面品質。
此外,建設局也邀請專家學者修訂施工規範、加強材料品質及查核施工檢驗點,並採遠端監控監看瀝青材料及鋪築現場狀況,也將義交納入交通疏導人員、管挖竣工資料納入公共管線資料庫統籌管理,更整合管線挖掘單位、成立路平服務中心、訂定標準施工作業流程及引進資通訊管理系統,提高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