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碰上醫療暴力飽受驚嚇 時力決策委員吳佩芸餘悸猶存

【記者范姜豪/台中報導】新北市發生病患砍傷三名護理師的事件,引發社會廣大的關切,本身是藥師的時代力量決策委員吳佩芸表示,她過去在醫院執業的日子裡,也曾遇過醫療暴力事件。病患大聲吼叫拍桌、揮舞著雨傘打人,雖然當時保全趕緊出面制止帶離,但她腦中已一片空白,發藥的雙手不停抖著。她還問學姊,「這是我們應該忍受的常態嗎?」。

吳佩芸當藥師時碰過醫療暴力

吳佩芸說,這一次在北部發生的病患持刀攻擊三名護理師,整個過程更嚴重,一位年僅23歲的護師也因此「右手韌帶、神經斷裂」,令人感到挫折與打擊。除了強力譴責醫療暴力,用嚴刑峻法懲治嚇阻,也必須思考如何強化醫療安全環境、提升心理健康服務可近性,避免「確診」暴力個案再發生。

不少人因為疫情關在家,工作收入也呈現停擺,生活充滿著「確診人數、死亡數字」的緊繃訊息,不免讓人產生憂鬱、焦慮等情緒,若最後變成醫護人員承受暴力,這是他們最不想見到的。

第一線醫療人員、確診病人的心理衛生需要被重視,除了希望醫院能組建心理健康和精神治療專業小組,為醫護人員、患者提供及時的諮詢。疫情期間,政府也應從社區實踐,協助民眾做好面對疫情的心理準備,給予心理健康支持。

吳佩芸說,改善護理勞動環境,落實醫療人員權益保障措施,一樣重要。當台灣的護理師長期處在不被尊重、人力不足的環境,就算有著救人的熱誠,也可能無法及時處理焦慮的患者。

除了急診室的分流動線、環境空間做好有效的安全措施,唯有真正改善護理師的執業環境,增加人力、防護裝備充足,確保受傷後的職災權利,並協助其經濟需要,醫護才能安心在前線作戰。

吳佩芸認為,再重的刑法可能也阻止不了人心的陰暗面,所以,正視醫護、確診者的心理健康,並實質改善惡劣的勞動環境,避免醫療暴力再發生。她也呼籲,千萬不要把怒氣宣洩在醫護人員身上,一起配合體諒緊急措施,齊心團結度過這段辛苦的日子。

更多相關報導